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四、四中队的楚越童,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寻访革命先驱王尽美。
“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
王尽美,原名王瑞俊,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的缔造者和早期领导者。他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中国革命,用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共党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有志青年 炙热初心】
王尽美1898年出生在山东省莒县大北杏村(现属诸城市)的一个佃农家庭。在他出生前4个月,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他经历了艰苦的童年时光,却聪敏好学,在母亲多方请托下,才获得在地主家陪读的机会。
短暂的私塾学习,让他开始思考:同样是人,为什么自己没有选择学习的权利?从而萌发了“改变穷人命运”的炙热初心。
【革命志士 奋斗青春】
1918年,王尽美考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北园分校。期间,五四运动爆发,他意识到,埋头读书、不问政治,对救国救民无济于事,于是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之中。王尽美带领学生参加了向帝国主义和反动政府示威游行的队伍。
1920年3月,他与北京大学李大钊发起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建立了联系,成为研究会的外埠会员之一。11月,发起成立了进步学术团体励新学会,创办出版了《励新》半月刊,研究和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在不断地学习、思考和比较中,王尽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最终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并为之奋斗终生。
1921年春,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后,王尽美、邓恩铭在济南发起创建了山东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7月,王尽美和邓恩铭以济南共产党早期党组织代表的名义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更加坚定了王尽美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献身革命的信心和决心。他毅然将自己的名字王瑞俊改为王尽美,并作诗抒志(“贫富阶级见疆场,尽美尽善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从此,他以高昂的革命斗志演绎了“尽善尽美”的不朽人生。
1922年1月,王尽美参加了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收到了列宁同志的接待。同年9月,王尽美去山海关、秦皇岛等地建立党的组织,领导工人运动。此间,他领导的山海关铁工厂工人反对封建把头的斗争、山海关京奉铁路工人罢工都取得了胜利,他也展现出了杰出的组织领导、宣传鼓动的才能。在这段时间的斗争过程中,王尽美牢记着自己的誓言,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承诺,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更加紧张的斗争中,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全部献给了党,用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出革命史册灿烂的篇章。
【尽善尽美 不朽人生】
1925年8月19日,王尽美在青岛逝世,年仅27岁。弥留之际,他留下了庄重的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王尽美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叮嘱道:“妈,别难过,儿子是共产党员,这几年在外东奔西跑,为的是解放天下受苦的人,为革命而死,值得。只可惜革命事业还没有成功。妈,儿死后您千万别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少给组织添麻烦。”母亲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点头,她知道儿子是党的人,作为母亲,她理解儿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王尽美没有忘记,任雨打风吹去,不忘来时路。岁月流转,初心永恒,王尽美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事迹在共产党人的奋斗华章里灿若星辰、永不磨灭。
同学们,做为少先队员,我们要听习爷爷的话,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传承。
四(4)中队 楚越童
指导教师 周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