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把握情感主线,发展语文素养
活动时间:2022年3月22日上午
活动地点:图书馆阅览室
人员:田青 孙瑜 何延云 韩永辉 孙文静 张蕾(小)
活动过程:
孙瑜:各位老师,因为张蕾老师下周要上“每人一堂课”的展示,所以咱们今天教研活动的主题是结合《母鸡》一课的教学过程,讨论如何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把握文章情感主线。咱们先邀请田主任给大家提出次此次教研的要求。
田青:首先肯定咱们教研组在前期的教研过程中,非常的踏实,用心,从咱们孩子们完成的第二单元的思维导图和恐龙演化过程的绘画就能看出孩子们在大家研讨之后的学习效果还是特别好的,尤其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并提升了学生的提炼、整合、总结和展示的能力。接下来我建议咱们教研组在充分研读第四单元课文的基础上,也能继续发挥创意,提高课堂效率,充分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孙瑜:谢谢田主任的肯定。那么咱们先请张蕾老师结合前期备课情况,跟大家说一说对于《母鸡》一课的思考吧!
张蕾:那我先从本单元的单元主题说起吧!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语文训练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文章,本课也是老舍的作品。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所以,我打算将对比阅读作为一个重难点开展教学,提高学生领悟表达能力。《母鸡》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描写了自己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我打算紧紧围绕这一感情线索,全文共10个自然段,结构清晰,语言严谨而又生活化,读起来令人倍感亲切。课文中有两句话直接描写了作者对母鸡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第一句在第1自然段,开篇就说:“我一向讨厌母鸡。”另一句在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课文第4自然段“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起过渡作用,这件事也是“我”情感转变的转折点。借助过渡段,课文的脉络清晰可见。
孙文静:我认为张蕾老师抓住这个情感主线来进行备课,整体思路已经很清晰啦!我觉得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凸显一下语文训练要素的培养。我认为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特色:老舍善于捕捉平凡生活中的小事,对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使母鸡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前半部分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而后半部分,又具体描写了母鸡如何保护小鸡雏们的安全,为小鸡雏们找食,还耐心地教小鸡雏学习“啄食、掘地、洗澡”的生活本领,真实、生动的细节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同时,从文字中流露的作者情感由“讨厌”到“不敢讨厌”,先贬后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这种对比进行反复和强化,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韩永辉:我也认为全文语言很有特点,老舍先生善于运用了口语化的表达,让课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等语句,加之儿化音的使用,读起来通俗易懂、亲切舒服。文章虽没有华丽的词藻,语言却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细细读来,母鸡的形象深入人心,焕发出的母性光辉令人感动。而且,本课编者第一次将“用词严谨”纳入课后题,这也是作者用词方面的独特之处。老舍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真切地感悟到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的这一特点,进而体会到“用词严谨”对感情表达的重要作用。这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上的一个亮点,引导学生关注和学习。
何延云:对,我也同意两位老师的看法,老舍善于运用群众口语,充满了浓郁的“京味”,如,“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所以在学习感悟“讨厌”的情感时,我们可以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朗读表现作者对母鸡的讨厌,更利于学生接受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孙瑜:各位老师都对这一课进行了深入的解读,给张老师提出的这些教研点也都很精准,我想就课堂呈现形式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我建议张老师能在整体感知关节,结合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的结构,在梳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情感变化的主线,并借助过度段,中心句,帮助学生梳理课文结构,形成整体认知。这个表格也可以放在学习单中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方面,这样也会相应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田青:孙老师提出的这个想法很好,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也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关于刚才几位老师提到的课文语言特色这一点,我觉得张老师还是要紧紧把握语文训练要素的目标来开展教学,比如课后练习题中提到的“用词严谨”,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等方法体会落实。尤其是学习5—8自然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这种抓关键词体会文章情感的方法落实到位。
孙瑜:对,可以拿出5—8自然段中的一段,作为学习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习这种阅读理解的方法,然后小组学习进行迁移运用。这个我们可以在后期的试讲中在边试讲边研究。
张蕾:感谢各位老师和我一起研讨这节课,听了大家的意见,忽然发现这一课可以挖掘的内容很丰富,我回去会好好整理,也请各位在我试讲时能来听课,给予我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田青:咱们这次教研组活动,能看出各位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也的确在群策群力,帮助张蕾老师成长进步,我们也期待下周张老师精彩的课堂展示。更希望你们教研组能继续保持这样严谨、积极的教研作风,切实提高教学研讨的效果。
孙瑜:感谢田主任的指导和点评,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
活动效果: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们认真讨论交流了《母鸡》一课的教学要点,结合这一课的语文训练要素探讨了在课堂上呈现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并对本文的教学过程达成了以下两点共识:
1.自读自悟,读中感悟。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教学中我们要着重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反复诵读相关语句,体会母爱的伟大。
2.把握关键词句,体会情感变化。将抓关键词句,感受母鸡形象,进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严谨作为本课教学过程中要凸显的语文训练要素,通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学法总结和小组学习、学法运用等流程落实语文训练要素,能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在文本的学习过程中有章可循,为今后的学习交流做铺垫。
3.前后联系,感悟写法。将前后课文联系起来教学,感受老舍先生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如将描写母鸡叫的句子,与《猫》中相关句子进行比较,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同样是写叫声,表达的情感是完全不相同的。
kaiyun·开云(中国)官方网站